关闭

提示

首页 > 手艺 > 正文

代表风采丨杨昌芹:传承竹编手艺,编织致富梦想!

信息发布者:大新镇村网通
2019-07-14 05:26:20

“每个月能有2000多的收入,给家里减轻不少负担。”“在家里就可以挣钱,比在外打工轻松多了。”“生活充实了,对未来越来越有盼头。”……年关已过,遵义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比往年却是热闹不少。原来,不少民族村的村民不再外出务工,而是选择留在家乡,跟着全国人大代表、民族村的致富带头人杨昌芹学习竹编手艺。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传承人杨昌芹在编织竹编

创新立体精细竹编工艺

当选贵州省最年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来自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的苗族女青年杨昌芹是一名年轻的传统手工艺人,同时也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传承人。

2018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遵义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村民杨昌芹,用一个小小的竹编水杯讲述了家乡的竹农通过竹编手艺逐步脱贫致富的故事。

赤水竹编工艺历史悠久,它是在传统竹编技艺和继承祖传编织法基础上,经过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大胆革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竹编工艺,是一项技巧性较高的工艺绝活。

在赤水市四洞沟景区,搭建了一个赤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体验中心

“竹编工艺不但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更有着深厚绚烂的历史底蕴。”在杨昌芹看来,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还需不断创新,让传统竹编精粹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才能使竹编工艺被更多人接受喜爱,并真正被使用到现代生活的日常中。

怀揣着让传统工艺回归现代生活的理念和想法,杨昌芹在原有的平面竹编基础上,用竹编与生活实用器具相结合,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将民族传统工艺和现代创意融为一体,创新出一系列立体精细的竹编工艺,设计了“竹编茶壶”等系列产品,赋予了竹编工艺新的形式与活力。

杨昌芹在原有的平面竹编基础上,用竹编与生活实用器具相结合,创新出一系列立体精细的竹编工艺

通过不断的钻研和努力,杨昌芹的竹编手艺日渐精进,她的两部立体竹编作品《竹编熊猫》《大肚佛》还被国际竹藤中心、贵州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永久收藏。2015年,杨昌芹当选贵州省最年轻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杨昌芹成立了从事竹编工艺品制作的公司,通过立体精细竹编工艺品逐步打开了销售市场的大门。

杨昌芹悉心指导村民编织竹编

传承竹编手艺

与村民一起编织致富梦想

2018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回到家乡的杨昌芹开始在全国各地马不停蹄地奔波,带着各种赤水竹编产品赴香港、澳门、上海、深圳等十多个省区参展,每到一站,杨昌芹都耐心地向当地人展示赤水的竹编手艺。

“我希望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赤水竹编,更希望与其他文创产品的参展商交流借鉴经验,不断丰富和创新我们的竹编产品。”杨昌芹说。

一年来,杨昌芹在不断创新竹编工艺的同时,还免费培训并带动了30多名当地留守妇女就业

履职一年来,杨昌芹在不断创新竹编工艺的同时,还免费培训并带动了30多名当地留守妇女就业,让她们有了收入,更有了生活的盼头。

“我今年40岁,结婚后就在家里当家庭主妇,一个家就靠丈夫一个人挣钱,生活压力很大,2018年初我跟着昌芹开始学习竹编手艺,现在一个月也能挣个3000块,儿子的生活费有了着落,自己的生活也充实了。”自从开始学习竹编手艺,大同镇民族村村民殷邦琴的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以前浑浑噩噩的混日子,现在对未来越来越有盼头,我会跟着昌芹一起努力,不断提高竹编手艺。”

杨昌芹说,她将一如既往地传承好竹编手艺,带领村民一起通过赤水竹编编织致富梦想

如今,杨昌芹的竹编梦想不只是自己。“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19年,我们将在大同古镇建立一个集研究、加工、演示、培训、体验、销售为一体的赤水竹编研培中心,让游客在景区就能一站式的参观、体验、购买赤水竹编,让更多的村民能够学习赤水竹编工艺。”

“发展竹编产业,光靠我一个人远远不够的。”借助贵州旅游发展的东风,杨昌芹说,她将一如既往地传承好竹编手艺,带领更多的贫困群众一起通过赤水竹编编织致富梦想,让民族村的村民生活得更幸福、和谐、美满。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网友评论
声明 本文由农村链(易村客)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农村链仅提供信息存储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村链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